发布时间:2024-08-28 信息来源:贸发中心转自青报观象山
中国对外开放的大舞台,又一次放到了青岛。
8月28日上午,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开幕式举行,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451家跨国公司的552位嘉宾齐聚青岛。
这451家跨国公司中,世界500强企业有140家,行业领军企业311家,99家跨国公司是首次参加峰会。
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市场在哪里,产业链在哪里,他们的资源要素就会流向哪里。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而中国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一直着力于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回首历次峰会,细心的人们会发现,每届都会应时而变,而这背后更有恒长的坚守不变。
变的是发展形势,不变的是开放的担当和诚意。变与不变中,折射出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逻辑。
2024年,当几百名跨国公司领导人走进青岛峰会,他们再一次真切感受到了这一点。
01 跨国公司受益于中国的开放
15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冒险家”用航海探索证明了“世界是圆的”,却不经意中拉开了早期全球化的序幕。
几个世纪以来,全球化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跨国公司群体在此间诞生,并日益走向成熟,主导和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世界是平的”得到越来越多认同。
当今世界,动荡变革的特征愈加明显,全球化遭遇逆风,有人感慨,世界并不总是平的。全球价值链面临重构,跨国公司战略选择也走到了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
“世界经济裹足不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这样评价当前世界经济走势。2024年上半年,世界经济总体维持缓慢复苏态势,但失衡状况加剧。
环球并不同此凉热。中国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叠加制度型开放红利,为跨国公司合作提供广阔市场空间,继续成为全球发展繁荣的重要引擎。
峰会首次设置嘉宾采访通道,部分嘉宾接受记者采访
今天上午,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第五次在青岛峰会上发布《跨国公司在中国》系列报告,本次报告主题是“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新机遇”。
报告指出,截止到2023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仍然处于近十年来较高水平。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立外资企业同比增长14.2%,印证了跨国公司持续加码投资中国和深耕中国市场的态度与决心。
报告显示,近五年外商投资企业实现税收收入占全国税收总额的比重始终保持在17%以上,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贸易额占中国贸易总额的比重也始终保持在30%以上。
跨国公司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直接受益者。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俞子荣介绍,跨国公司通过投资中国,在利润收益增长、成本结构和要素配置优化等方面持续受益。
2018-2022年间,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在华营业收入年均增速4.1%,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比重保持在20%以上,利润率保持在7%以上。
报告建议跨国公司进一步坚定投资中国的信心,提升中国业务在全球布局中的地位和能级。在抓住消费新潜力、融入共同富裕进程、聚焦新质生产力、把握绿色转型契机、发挥产供链纽带作用、支持中国更高水平开放等六个方面积极开展战略对接。
02 跨国公司用行动投下“信任票”
透过越来越庞大的参会嘉宾阵容,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越来越多跨国公司以实际行动为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他们在传递着同一种声音——中国市场不可或缺。
“此次访问青岛,我已经期待了5年之久。”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社长石井敬太说,“伊藤忠商事是最早在山东投资的日本企业之一,双方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山东经济发展势头很好,特别是绿色低碳转型带来很多投资机遇。”
韩国希杰集团会长、韩国经营者总会会长孙京植表示:“自1994年我们在青岛设立第一家企业以来,在中国的投资已达200亿元,在山东累计投资约90亿元,在中国的员工数量达1万多人。峰会让中国和全球企业能够交流思想和愿景,建立起更紧密更顺畅的合作关系。”
“我们致力于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化学品供应方。”沙特国家石油公司(阿美)执行副总裁亚西尔·穆福提说,在去年的峰会上,沙特阿美签署合作备忘录收购山东裕龙石化部分股权,目前这个项目正朝着双赢的方向前进。
在峰会开幕首日,多家跨国公司明确表达了投资青岛或者追加投资的意愿。
“我们持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在青岛建设的吸入气雾剂生产基地项目,希望每年都能给青岛带来好消息。”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及中国总裁王磊是第四次参加峰会,谈及追加投资的底气时,他一再强调青岛优秀的营商环境是阿斯利康持续追投的重要因素。
在高新区红岛汇科技金融中心,阿斯利康的标牌已经挂起
自2023年阿斯利康落户以来,“青岛速度”创下多个最快速度纪录,在公司内部成为高效办事的口头禅。这不仅体现了阿斯利康对青岛投资环境的认可,也展示了其在华在中国发展的强劲势头。
当前,阿斯利康公司中国区收入占全球收入的20.2%,成为其全球第二大市场和重要的增长引擎。
日本瑞穗金融集团董事长今井诚司虽然是初次访问青岛,但同样看重青岛的发展机遇。
“我们于2008年在青岛设立分行,在开展存款、贷款、结算等传统银行业务外,还致力于提供绿色存款贷款、战略咨询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同时强化非金融服务。”他说。
这样一场增进相互了解、凝聚合作共识、促进互利共赢的“双向奔赴”,必将进一步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汇聚开放合作蓬勃生机。
03 青岛的“方位感”
举办峰会已成为青岛新时代扩大开放的鲜明标识。作为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宣示地,青岛被喻为“一个把握了成长规律的城市”。
每一届峰会的举办,就是一次商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万流归宗”的好时机。在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中,新的价值不断被创造并外溢。
好品山东”以“新制造”“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消费”等组合亮相,展示山东产业特色
通过前四届峰会的举办,青岛与跨国公司达成一批合作成果,累计签约了49个项目,总投资98.5亿美元,阿斯利康、海克斯康、希杰等重点项目落地运营,益海嘉里、贝卡尔特等外资企业实现了增资扩产。
这其中,世界500强纷至沓来。
2019年首届峰会举办时,共16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投资了309个项目。在不到5年时间里,在青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已增至179家,项目增加了109个。
自1984年青岛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设立至今,40年间,青岛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截至2023年底,青岛共有外资企业13840家。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青岛正立足比较优势,全力提升开放能级。因为这座城市深知,无论置身于服务国家开放大局,还是作为山东高质量发展的龙头,青岛都被寄予厚望。
今年正值青岛获批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40年的开放之路,青岛放眼世界,用新的视野格局、新的体制机制更迭意识观念,始终把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摆在突出位置,取得了积极成效,这座城市完成了一次次令人惊叹的能级跃迁。
如今,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开放的内涵正发生着深刻改变,所面临的挑战和所要破解的难题,与过往不可同日而语。相应地,高水平对外开放,所需要展现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和方法举措也都不尽相同。
承南启北、贯通东西,具有“海陆空铁”四港联动优势,拥有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等重大开放平台,是面向东北亚、联通日韩和太平洋的重要门户枢纽……资源禀赋优势突出的青岛,在“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的今天,正在用新的目光观察世界、审视自身。
如何从简单的资金、技术、服务进出流动跳将开来,更多地关注如何通过有效的整合、协调、服务、引领,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
这对于青岛而言是新的挑战。
也正是基于在全新坐标系下清晰的方位感,每届峰会都是这座根植开放基因的城市,对“如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次自我审视。
在这样的高光时刻,青岛将与生俱来的开放气质,一次次强化、加深。
同时,青岛也用一次次思考,自我进化,进而收获满满。